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
斬首循環 藍色學者與戲言跟班 輕小說心得 #169
本書動畫的部分,已經出好久了,還是沒看完 = =
可能這本真的不適合動畫化吧,但小說真的是不錯。
戲言系列第一本。
當初認識西尾維新這位作家是因為物語系列,隨便點開其中一個系列的第一集(記得好像是囮物語),然後驚為天人。
原來動畫可以做成這樣?
那個運鏡啊,那個暗喻啊,那個光啊那個影啊,新房根本超越神了啊,還有那些福利鏡頭,嗯,嗯嗯嗯嗯嗯,啊斯!抱持這些想法,我、我……
將該作列為看了會毒發身亡的糞作wwwwww
只是暫時的,別緊張XD
在稍微想了一下,自己是因為從中間開始看,會一臉矇逼也是正常的之後,筆者認為要正確評價一部作品,從頭看才是正確的作法,於是乎就從頭看了,然後……嗯,恭喜作者收穫粉絲一枚。
說那麼多那跟本書有啥關係?
算是有種對作者本人的好奇吧,想知道,他二十歲就得獎出道,寫出來的處女作到底是什麼樣子。
看到一半的時候,覺得,這不就是普通的推理小說嗎?
看到疑似後日談的地方的時候,覺得,這果然是普通的推理小說吧,附帶有小小bug的。
但,在看到真正的後日談的時候,我、我……
要是家裡有功俸神壇的話,我應該會把本書放上去貢著,然後定期給她燒香。
這讓我回想起當初看物語的時候,第一本化物語,看到蝸牛那篇揭開真相那裡,我的反應XD
不過,多了點深沉的感覺。
意思就是化物語這本可以看得出作者的伏筆技術,但內容基本上玩的成分居多。
本書,以一種普通本格推理作品辦不到的解謎方式,去拆解犯人的動機,進而把犯人與共犯這些角色們塑造完整,還間接塑造主角的個性,筆者認為,這很是高明。
在後日談裡講前述的推理全推翻是很驚人,但若到此為止,那也就真的到此為止了。
作者知道,這樣是不足以構成厲害的小說的,所以他用了這個形式,說出了自己想表達的「這世上沒有真正的天才」、「被稱為天才的人,他們真的認為自己是天才嗎?」、「所謂天才,他們喜歡本來的自己嗎?」這些事,也因此將書中角色的內心景觀勾勒得十分清楚。
好的小說,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謎。
純文學作品多半不會告訴你答案,而大眾小說絕大部分是會的,重點在於,名為理性的繩結解開之後,是否還有留下的東西。
此類作品,若不得獎,將會是一場遺憾,若作者就此停筆,那會是另一場遺憾,很可惜,不,或者該說很幸運,這兩者都沒有發生。
啊斯,西尾的書真好看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