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多利加&久城

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

Caste Room 音樂心得 #111




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的主題曲。


這首的歌曲結構滿特別的。那個前奏,對,就是那個超~帶感的前奏。


如果說日系搖滾(或者我該說動畫歌曲wwwww)喜歡把副歌的一部分或全部搬到曲子最前面,當成吸引聽眾的方式、說好故事的手段,那麼這首歌,就是在走這個規則與創新之間的鋼索之上。


為什麼?



沒有聽過完整版的,先去聽聽。


附帶一提,筆者有寫過一些關於歌曲結構分析的心得。





歌曲完整版:https://youtu.be/DVHMC2B1WTo



把這幾篇都看過,歌都聽過,再來看以下的東西,會比較好理解。


OK,先這樣。都聽完看完之後我們再來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.







哈哈!別騙我了。


你根本沒有點進去聽對不對?






現在的人看文章都看超快,沒幾秒就下拉,哪會有時間思考跟照作者的意思操作呢?(謎:啊說不定真的有人都聽完看完啊!)






......好啦。不管你是有聽沒懂、沒聽有看,或者有聽沒有看,有看沒有聽,還是都看懂聽懂、都沒看聽懂,歌曲結構我秀給你看:



先設X=那個前奏,  (小節數)


>>> 本作OP=  X(12)> 前奏(8) > 主歌a段(8) > 主歌b段(4) >  pre-chorus(6) >  副歌(16) >  間奏(8) > 吉他solo(8)  >  主歌a段變化型(8) > 主歌b段(4) >  pre-chorus變化型(6)  > 副歌(16) > 間奏(8) > 吉他solo(8) > X變化型(14) >  副歌變化型(20) >  Outro(8)  >  尾奏(5)




??????


這三小?


乍看之下很複雜,但其實,把X單獨拿出來看,對比整首歌的結構,再想一想一般歌曲的編曲形式,就很清楚了。


這就跟寫故事的時候,把轉折點拿去當序章是差不多的概念。


如果說把副歌拿去前面,是一種先揭露核心衝突的一部分的作法,那麼把X搬去當前奏,就跟拿暴風雨前的寧靜當做故事開端一樣。




換句話說,跟搬副歌=搬核心衝突不同,搬X是把核心衝突之前的那場鋪陳的戲,拿到前面讓閱聽人先行嚐嚐。






一般而言,很少有小說家(或者我該講說故事的人?)這樣做,因為這種手法頗為麻煩。既然如此,那就老老實實以時間軸為基準鋪陳不就好了?應該很多有在寫作的人會這麼想吧?


而且,這種結構安排也存在風險。


因為我們都知道,故事的一開始就要吸引人,讓人昏昏欲睡的開頭,沒有爆炸性,是不會有人看下去的。


嗯?真的嗎?


這首歌不就證明了此方法可行?


為什麼可行?不就是因為好聽、節奏很帶感嗎?






所以說爆炸性的開頭,固然是一個選項,但鋪陳型的,也不會爛到哪裡去(前提是你要有本事,不要從創新的鋼索上掉下來才可以)。


這就跟經常用以副歌當動畫OP開頭的業界,應該思考一下新的歌路,是一樣的概念。


要不然每一首歌聽起來都差不多,不是很無聊嗎?



OK,這篇心得就先這樣。

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某團體鬧場,搞得筆者現在心情有些不愉快,導致這篇本來要講搞笑的東西不知不覺就變成罵人了XD


我是黑糖醬,每個星期日會寫新的文,舊文也會陸陸續續搬到小屋裡,大家可以點來看看,如果可以的話點~個GP,我會很感謝你的,嗯,真的喔!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