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多利加&久城

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

你的名字 動畫電影心得 #69



警告:雖然筆者認為不致於會影響到觀影體驗,但本文確實有一定程度的劇透,想要在完全不知道劇情的情況之下觀賞電影者,請斟酌點閱




你的名字(本作),久仰大名。


其實當初進戲院的時候,我就感覺到,這應該會是一部大片的節奏。


「名導演耶!」


「幹!那個畫面,不只當桌布,可以當壁畫了吧?」


「故事大概很不錯。」


「應該可以好好享受劇情吧?」


然而沒想到,片頭曲一播出之後,我就後悔了。





因為我沒買飲料,沒帶水,整場電影都是在口渴的狀態之下看完的。


說享受也沒多享受啊啊啊啊啊~~~!






OK,儘管如此,你的名字依然美麗……我是說,好看。


我想要跟大家聊的是,新海誠想要在本作傳達的某種概念。


在看電影之前,聽聞某知名從外星侵略地球、於youtube落腳生根的大鬍子說過,新海誠的電影是在賣一種情懷。如果,觀眾不去吃那套情懷的話,電影所述的許多東西,吃下去是沒什麼感覺的。


的確。我沒看過新海誠的其他電影,但可以隱隱約約感覺的到,本作的某些地方,不太像是正常世界會發生的事情,有種虛幻的感覺。


我現在不是在講時X跳X的東西,也跟XX撞XX無關,而是本作男女主角之間的一些互動。






還記得學生時代,是怎麼跟自己心儀的男/女生告白的嗎?


如果成功了,你們是怎麼交往的呢?約會的狀況如何?


約會失利,這個時候你的心情怎麼樣?


或者,本來是你要去約會,突然換成別人,你會怎麼想?


在小說面面觀裡有提到,一個好的角色,趨近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人,但是不完全等同於。不完全等於的部份,在於角色依據劇情所需的表演,呈現出的浮誇;趨近於的部份,則是我們或許記得、或許忘記的人性。


看到這裡,我想大家應該清楚,本作所賣的情壞是什麼了吧?


還是不懂?


這些表現,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。


一些小動作、舉手投足,甚至是女主角去XX、男主角去找XXX的動機,這些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相去不遠。


然而,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,會讓人很困擾的。


好比說男主角與女前輩約會的情節,一個大男生那麼沒有自信、沒有主導權、感覺什麼都不知道,女前輩大概不會擺太好看的臉色,以後不要說交往了,要當朋友都很困難吧。


但是,人生最重要的,就是這個但是XD


這卻讓我們覺得,好有真實感,在看電影的當下,配上華麗的聲光效果,好像會產生自己也跟著男主角一起煩惱的錯覺。


再來,XX要準備XXX的時候,女主角三葉要男主角寫名字在自己的手心,結果,男主角卻XXXXXX(謎:防止劇透),這段直接讓我笑了出來。


「這不就是小男生害羞的表現嗎?」我肯了幾口乾乾的爆米花。


就跟小說面面觀裡所說到的一樣。


「她們之所以真實,並非因為她們像我們(雖然她們可以像我們),而是因為她們令人信服。」


如此的青澀體驗,是經歷過學生時代的人,幾乎都會有的,而新海誠正是抓到了這點。






當然,本作不能說是完全沒有缺點。像是男女主角見面的那個場景,如果真的要嚴格檢查,是會有設定上的小瑕疵的。如果是有研究過時XX論的、或是有大量閱讀過許多科幻作品的觀眾,應該會懂我在講什麼。


可是,這不會構成任何問題。


許榮哲老師說過,文學作品的合理性,只要「看起來說得通」就行。


譬如男女主角為什麼可以互換靈魂?因為女主角的家人曾經XXXXXXX。


彗星為什麼會不偏不倚,選在這個時候XXX,因為1200年前XXXXX,證據就是XXXXXXXX。


(一堆X感覺讓文章出現莫名的喜感wwwwwwwwwww)


只要看起來說得通,剩下的一切,就交給觀眾自行腦補,就可以了。畢竟如果一個一個細講理論,電影會演不完,且容易失焦。


關於「賣情懷」這點,難道不也是這樣嗎?


畢竟,電影也是一種文學,文學會有共鳴以及沒有共鳴,取決於閱聽人的人生經歷,要是不能懂,享受一下大場面的聲光特效,又何嘗不是一種令人滿足的體驗呢?





本作,算是新海誠目前最成功的電影。


她奪人眼球的原因,不外乎是每格都能當桌布的精緻畫面、震撼的音樂特效、扎實的劇本等等,然而更重要的,是她很精準抓到現在年輕人的口味,一種人人都可能有過的,但不一定在現實生活發生過的口味。


(講的好像我不年輕一樣XD)


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,回到國高中生時代的話,我想,我大概沒那麼大的膽子,跟主角群一樣,做出那麼大膽的事吧。


但又如何呢?


沒回到過去的我,依然可以看著名導演的宣傳片,去電影院欣賞這齣不可能發生,卻令人身心都嚮往的電影。


你的名字,久仰大名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