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多利加&久城

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

記錄的地平線 動畫第一季 心得 #42





人物眾多的群像劇網遊。


記錄的地平線(以下稱本作)在剛開始放送時,雖然有一些評論說像是某部名作,但後來確實有走出自己的風格。


甲鐵城的卡巴內里 動畫第一、二集 心得 #41





超精緻的爽片~!


甲鐵城的卡巴內里(以下稱本作)製作陣容強大,劇情流暢不拖泥帶水,沒有意外的話,或許會成為本季最熱門的動畫之一。


好,請別誤會。我說本作是爽片,不代表我在貶低她。


她真的可以讓人看的超爽的,就跟當年進擊的巨人(以下稱巨人)一樣。


相信大家已經知道,本作的導演、音樂負責人,和巨人的是一樣的。


然而,我們試想一下,如果本作的劇本、作畫、監督、音樂的質量不變,但製作團隊的成員並沒有做過其他名作,在宣傳的過程中,也沒有提及本作與巨人,或者其他作品的關連──


那麼,本作至今的知名度會如何呢?






在「如何成為輕小說作家」這本書裡頭,提到了「基於老套之上,決勝老套之外的」的觀念。


這個觀念原先是指作品的內容,可參考其他大眾作品,再從之挑出一點點的比例創新。


好比說,ACG經典人物屬性:傲嬌


光是這個屬性,引申出的人物多不勝數,因為,只要稍微改一下角色的個性、外表,甚至口癖、行為等等,即使核心一樣,也會讓人覺得那是不同的人。


不過,卻能獲得喜愛傲嬌屬性的人的青睞。


這樣的手法,也可以引申至其他的地方。




1. 作者的筆名、劇中的角色名稱



2.  作品內容的行銷宣傳



筆名有意或無意撞上知名漫畫、動畫、小說的次要、主要角色,既吸引到大眾,也凸顯個人價值,不得不說是一著好棋。


作品裡面的內容也是如此。角色名稱、劇情內容、世界觀模式,有和一些名作有相關聯的,在作品宣傳期加以強調,定能奪人眼球,收穫許多人的期待。






可是,我必須說,這個手法確實有效,但依然有缺點。


如果當初的期待,與接下來的不符合,那麼後果會比什麼都沒有宣傳得來的慘,甚至,以後不會有人再觀賞該作者(們)出品的東西。


亂步奇譚就是個例子。


雖然打著江戶川大師的名號,但裡面的推理弄得不是很好,到後面越來越糟,可說是搞砸了也不為過。


然而,我相信本作。


我相信本作有足以超越巨人的實力,劇本的流暢度可能比魯路修還要順,角色的人設將會比超時空要塞還要精緻。


期望本作的工作人員,繼續做這樣精緻到超爽的爽片吧!







(2017/7/21更新:看完本作又回想起來某些畫面的我,現在只想說:
「幹你大河內!」)




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

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 動畫完結 心得 #40




之前的心得在這裡。(謎:偷懶!封面圖都一樣。)



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(以下稱本作),以步調緩慢為賣點,乍看之下平淡,卻韻味十足,確實是一部很特別的奇幻作品。







哈爾隊長,你的臉是不是腫了?


還有夢兒,我知道妳的腿很長,但也不是這樣走路的吧?


雖然還滿想要繼續挑毛病下去的(像是某暗黑騎士的頭盔),不過,基於本作前八集以及最後收尾的狀況良好,就點到為止吧。


今天想跟大家談的,是我早期寫作的心得有談過的內容。


那就是,關於殺死角色的事情。






(以下免不了劇透了,請尚未觀賞過本作的人酌情觀看。)





E-生存選項,作者因為其劇情設計,收了不少角色。


然而,因為角色的死亡到後面越來越多,對讀者而言震撼力就越小,因此,作者必須考慮到「要收掉的那名角色」的塑造。


圓形角色的死亡會比扁型角色的來的好;對角色的同理心要越深,之後影響才會大;該角色最好要與讀者在乎的角色關係密切。


這點,本作處理得相當不錯。







1.  第四集的馬納多



本作的首殺。


其實首殺就算完全沒有任何角色塑造、沒有同理心、沒有經營角色的人際關係也無所謂,因為死亡對任何人來說,都很震撼。


只要在劇情中透露「這是個會死人的世界」,就夠了,光是這樣就足以嚇到人了。


不過,看得出來作者沒有草草了事。


馬納多身為這隻隊伍的前隊長,既是補師又能坦傷害(還是個帥哥),自然與每一位角色的關係都不錯,前三集還可以看得到他與魔法師的曖昧情節。


不只如此,他與哈爾隊長的的關係也很好,經常兩人在夜深人靜時促膝長談(?


這樣的悲傷情緒,直到第八集,主角們才漸漸釋懷,可見作者功力之深厚。






2.  梅莉的伙伴們


梅莉這個角色,有機會在其他作品遇到相似的角色的話,我可能會獨立開一篇心得專門討論她。


她的角色塑造很經典。



先讓讀者(觀眾)討厭她(因為高冷的個性,加上不合群),之後,讓主角群與她以前的伙伴們相見,知道原來梅莉會有這樣的個性,是因為以前發生了伙伴死亡的事件。


角色外在行為、個性,與她之前的經歷是有關的,而且,之前的經歷若是個令人同情的黑歷史,那麼,在讓讀者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後,這個角色在讀者的心目中,地位自然會提高不少。


阿倫森效應的先貶後褒──這個心理學技法,在故事裡也適用。





3.  第十一集,於地下神殿那一場戰鬥


然而只有這樣還不夠,這樣只是讓梅莉的個性軟化,變得很可憐而已。


第十集的開頭,讓她回憶起以前與同伴們的相處時光,之後,隊伍推進至地下神殿,她將變成殭屍的隊友一一淨化。


雖然我們不知道(作者也沒有說清楚),梅莉的這些好伙伴,跟她的關係到底如何,但這隻放在梅莉頭上,漸漸消失掉爪牙的手,就算沒有文字輔助解釋,卻說明了一切。




活著沒有這麼簡單──這是本作的核心。


身為大眾作品的本作最後,理所當然以Happy End作為收尾。


然而,第八集的後半段、中途的角色互動,以及作者收角色的處理方式,確實深得人心。


看似平淡的作品,或許真的沒有這麼單純。










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

東方大小姐的S女教室 心得 #39





華人輕小說一直以來的問題,今天的我,翻開兩年前閱讀過的書,好像終於理解這麼一點點了。


東方大小姐的S女教室(以下稱東方小姐)以短篇的風格,帶出校園社團的感覺,劇情類似學生會的一存,以角色的吐槽對話為主,是一部名符其實的日常輕小說。


雖然這麼講,但與真正有趣的輕小說比起來,她似乎還有一段距離要走。



原本今天要PO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的完結心得,不過,因為昨天我看到了網路上某篇部落格文章,所以臨時改變了心意。


什麼文章呢?


坦白說,當時我沒把連結備份下來,今天早上要找時,剛好電腦當機,之前的瀏覽記錄不知為何都消失了,怎麼找都找不到。



(如果有人找到的話,麻煩PO在下方留言,感謝您  :D )



我只記得,那篇文章的大意是,臺灣的插畫為什麼興盛不起來,因為缺乏深度的關係,並非指的是文學作品的那種深奧程度,而是表示,讓觀眾有想像空間。


這讓我想起兩年前,自己看過的小說,東方小姐。